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拍攝坦克人過程驚心動魄:攜帶設備到運送出境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“一名男子只身一人盯著一排坦克的畫面,永遠銘刻在我們的集體記憶中。坦克前的那個人仍持續提醒著我們,中國普通公民為了尊嚴和自由,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的英雄氣概。”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6月3日表示。


周二(6月4日)是六四事件35周年紀念日。這張“坦克人”照片是經典的,成為六四天安門廣場鎮壓事件的標志性畫面。

1989年6月3日晚,在中國大學生和工人舉行近兩個月的抗議活動,要求加快政治改革並杜絕腐敗之後,中共武裝部隊車隊進入北京市中心清場。這是一場血腥屠殺,目擊者稱坦克碾過手無寸鐵的抗議者,士兵向人群無差別地開槍。


直到今天,這場大屠殺仍然是中國大陸最敏感的政治禁忌之一,所有提及此事的言論都受到嚴格審查。紀念活動可能導致監禁。中共官方從未公布死亡人數,但外界估計死亡人數在幾百到幾千之間。

“坦克人”照片由當時的美聯社攝影師傑夫‧懷德納(Jeff Widener)拍攝,拍攝過程記錄了當時的緊張和恐懼氣氛,包括如何將設備和膠卷避開當局檢查等。當時,中共政府拚命控制向世界傳播的信息,並試圖阻止所有美國新聞媒體從北京現場直播。

CNN網站6月4日刊文,摘選《任務中國美國記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口述歷史》(Assignment China: An Oral History of American Journalists in the People’s Republic)一書中的內容,作者是CNN六四鎮壓期間的北京分社社長齊邁可(Mike Chinoy)。齊邁可當時在北京,從俯瞰現場的陽台上現場直播,並在這一歷史性事件期間和之後與目擊者交談。



攜帶設備潛入北京飯店

那是1989年6月5日星期一,鎮壓開始後的第二天,美聯社駐北京圖片編輯劉香成(Liu Heung Shing)請懷德納幫忙從北京飯店拍攝中共軍隊的照片——那裡是俯瞰天安門廣場的最佳位置,當時廣場已處於軍事控制之下。


懷德納一周前從美聯社曼谷辦事處飛來協助報道,他之前告訴CNN,鎮壓開始時他受傷了——頭部被石頭擊中,並因流感臥床。但他出發了,把攝影設備藏在夾克裡——一個口袋裡裝著一個400毫米長鏡頭,另一個口袋裡裝著一個增倍器,內衣裡裝著膠卷,身後口袋裡裝著相機機身。

“我騎車去北京飯店,地上只有廢墟和燒焦的公共汽車。”他說,“突然間,四輛坦克駛來,車上坐著手持重機槍的士兵。我騎著自行車,心想我真不敢相信自己在做這樣的事。”

“我聽說其他記者的膠卷和相機被沒收了。我不得不想辦法進入酒店。”他補充道,“我看著黑暗的大廳,看到一個西方大學生。我走到他面前,低聲說,‘我是美聯社的,能讓我上你的房間嗎?’他馬上就明白了,說‘當然可以。’”


那個年輕人是柯克‧馬森(Kirk Martsen)——一名美國交換生,他偷偷把懷德納帶進他六樓的酒店房間。

從那時起,懷德納開始拍攝飯店下面道路上駛過的坦克——有時他會聽到鈴聲,他表示這是一輛載著屍體的推車經過,或者有受傷的人被送往醫院。

拍攝坦克人

其他記者也在酒店,包括CNN駐美攝影師喬納森‧謝爾(Jonathan Schaer),他飛到北京支持疲憊不堪的同事。他在CNN酒店房間的陽台上架起一台攝像機,整個周末,CNN一直在那裡直播鎮壓行動的現場報道。

“另一位攝影師說,‘嘿,看看坦克前面的那個人!’我就把鏡頭拉近,開始錄像。”謝爾回憶道。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3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6 秒